您的位置:首页>>教师培训网>>学员心声>>语文
以课文为范例仿写,授学生写作之“渔”
   发布时间:2019-05-16 14:58:49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范文,评作文对照范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可见,对于处在作文基础训练的学生来说,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范文仿写、写作迁移是促进学生掌握写作基本技能的有效写作方法,能较好地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既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作为教师,如何仔细品味课文的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找准学生仿写练习的突破口,以此设计丰富多彩的仿写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最佳之“渔”,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具体的做法:

一、仿写句子,打好遣词造句的底子。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那些富有情趣、富有哲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比比皆是。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句子,无疑是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快、清新优美、富有表现力,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生机勃发的景象,表现作者欣喜、赞美之情。在品味文章语言环节,品读“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时,得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我趁势引导学生: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还像什么?请抓住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写一句比喻句,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写出了新颖的比喻句,如:“春风像白衣天使给病人的一个微笑”“春风像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鼓励”“春风像跌倒时路人的搀扶”“春风像贫困山区孩子收到的包裹。”再比如学生仿写最后三句话,写道:“夏天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那时而风、时而雨、时而艳阳的天气便是他鲜活生动的表情;夏天像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女,那满树的绿叶便是她艳丽的褶裙;夏天像一位血气方刚的战士,那似火的骄阳便是他闪亮的盔甲。”这样的仿写用时少,收效快,有时只需要两三分钟就可完成。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仿照“不必说……也不说……单是……”这样的句式写几句话等。这样的仿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二、仿写段落,提升连句成段的能力。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写的作文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问题,句与句之间没有一定的连贯性。探究原因,是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较为薄弱。鉴于此,我经常让学生仿写一些精彩的段落,引导他们探求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提升其连句成段的能力。如在教学冰心的《纸船》时,我发现:“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这段诗中,句与句之间联系很紧密,有浓郁的抒情意味。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知其意,品其味,然后让学生仿写句子,结果学生写出了许多内容联系紧密、美不胜收的段落:“盲人小朋友,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片蔚蓝的天空,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关爱你的人为你撑开的,晴空万里,是在告诉你心中要永远憧憬着温暖与光明。”“老师,假如你桌上摆放起一盆芬芳的康乃馨,请不要惊讶她的突然出现。这是你深爱着的学生亲手栽培的,春夏秋冬,愿她带着我们的崇敬与思念与您相伴”。文笔流畅、美不胜收,从而调动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写作,爱上语文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学习写法,借鉴布局谋篇的技巧。

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各种题材、各种体裁无不囊括其中。如果在教学中能指导学生学习各种写法,借鉴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例如教学《第一场雪》时,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弄清范文的结构。掌握好范文结构后逐步进行迁移教学,让学生尝试写作。在课文“写作方法”的教学环节,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的结构,由雪景引起联想,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并具体分析了“怎么写雪景?”,根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很容易得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雪前、雪中、雪后。按三个时间段来写:1.写雪前时,写到了雪前的天气变化:天气骤然变冷、布满阴云、寒风刮起、下起大雪;2.写雪中时,抓住雪的特点形、色、声来写,形:大片、大片,色:一会儿就白了,声:簌簌、咯吱咯吱来写;3.写雪后时,写了远、近的美景。经过对范文的写作分析,指导学生写一篇结构类型相关的《一场及时雨》,以课文为范例仿写,学生依葫芦画瓢,有葫芦做参考,很容易迁移到写作训练中来,自然的画出瓢来。学生构思到《一场及时雨》的结构,先写雨景再写联想到好雨知时节,预示着丰收年,表达了农民喜悦之情。而写雨景按时间顺序写雨前、雨中、雨后,通过观察分析,雨前应写天气变化,雨中抓住形、色、声三个视角来写,雨后写美景。学生由“雪”联想到“雨”,有了写作的立意和结构,对作文不再惧怕和头疼,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跃跃欲试、文思泉涌、提笔成文。

另外,如《邓稼先》一课,课文运用小标题的形式,表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一生及真诚无私的高贵品格。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拟定小标题的形式写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几个方面。如一名学生写《我最敬佩的妈妈》一文中,拟定了三个小标题:1.餐桌上美味佳肴,2.工作中大显身手,3.邻居中美名远扬,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赞扬了妈妈的善良贤惠、优秀能干、乐于助人的品质。学生拟的小标题新颖别致,而且紧扣人物品格,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可见,语文教材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潜心钻研教材,善于发现课文读写结合的生成点,并精心设计仿写训练,举一反三,学生才会在写作文时有章可循,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用,并逐渐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写作才会轻松起来。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可见,仿写不是目的,引导学生在仿写中创新,在仿写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再提高才是目的。这样才能通向写作创造的阶梯,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史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