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师培训网>>学员心声>>外语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评析观摩课
   发布时间:2018-11-29 16:37:22

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每一节课也都有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作为一名学习者,我认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完善其不足。

首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今天这两节观摩课:

1、语言能力方面: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可取之处:于素哲老师和郭立耘老师的课上通过学生唱歌(听)、分享对友谊的看法(说、听)、欣赏古诗的翻译(读、看)、翻译古文(写、说、听)、续写文章(写、说、听)、分享在英国的所见所闻(说、听)、视频插入(看、听)、表演侵略者(说、听)、复述课文(说、听、写),可以说两位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语言,实现了语言意识和语感的形成。

可改进的方面:于素哲老师的课中朗读太多,其实多数是没有必要。设空练习的目标性不强,以至于个别词强调的意义性不大,学生翻译是完全可以提出句式和词汇上的要求,当然,要求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学生说的积极性。郭立耘老师课上学生输出的较多,但是老师如果对于学生的输出用一两句话或几个关键词做一个简要的重复,效果应该会更好。

2、文化意识方面:

语言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

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比如《送汪伦》、列子节选、徐志摩诗歌朗诵等课堂活动的设置,可以说这些活动都很出彩。但是,如果能够在读完《送汪伦》、翻译完列子节选后,再给学生一些留白,让他们体会一下中文和英文的不同魅力就能够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郭老师在讲完英国的侵略者后加上几句中国从被侵略到反侵略的历史,可能就更加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家国情怀。

3、思维品质方面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两位老师所设置的题目逻辑性和创新性还是很强的,但是批判性不够,所设置的活动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难度系数偏低,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的能力效果不好。

4、学习能力方面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两位老师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给学生推荐书、电影、诗歌欣赏等都是在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同时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是学生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展开学习。

另外,我认为,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同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节课、两节课所能达到的,核心素养的渗透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一节课上包含核心素养所有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逐步强化,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供稿:2018省培高中骨干教师英语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