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师培训网>>学员心声>>语文
文本、体验双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7-12-03 18:18:20

今天聆听了周维东老师的《文本-体验双向纠缠阅读法》讲座,我收获颇丰。当前教学中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亦步亦趋(过于强调作者的神圣)、一意孤行(过于发挥个人的主观性)、同床异梦(文本与体验的分离)、抓大放小(过于突出文本的重要特征)、支离破碎(在细节中不能自拔)。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既重文本,又重体验。

语文课本中的叙事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描写,而且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而是内隐在某些语言符号背后,受一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细细地去琢磨、体味。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基本交待了贾府的主要人物,也初步展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初步阅读了课文之后,往往对前一方面有所把握,但却觉得课文对黛玉性格刻画并不多。这是因为文本没有直接描绘她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她在一定环境中的言语行动曲折地传达这一内在信息。其中,几个极为精彩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语境,传神地刻画了黛玉的性格。“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念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此时,作者并没有接着描写黛玉的心理活动和反应,一般的读者往往也就一扫而过了,但是联系后面“宝黛初会”中的一个细节,我们会发现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了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黛玉的前后答语,迥然不同了。尽管贾母只是随口一句话,说明黛玉在听了贾母的话之后,已从中感觉到自己的答话不够得体,因此迅速进行了调整。假若我们把自己放到这么一个环境中去体验一下,我们便不能不为小小年纪的黛玉能如此回答而深有感触。结合黛玉进贾府前给自己立下的行为规范“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我们便可感受到黛玉在这一语境中潜在的心理变化,体会到她寄人篱下、慎言敏事的心态,而林黛玉敏感多疑、自尊自重的个性特征也就跃然纸上了。

(语文  玉田县第二中学   李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