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师培训网>>学员心声>>历史
省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郑阳力
   发布时间:2017-11-05 10:25:52

省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一)

接到省骨干教师培训的通知后,心里莫名有一种激动与期盼,按照要求先进行网上远程学习,每天上班只要是没有课的时候,就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聆听专家们的讲座,并记下相关的困惑与体会。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最后完成了网上学习的要求。

   本次省骨干教师培训时间最长,也好乘次机会重拾放下已久的学习心态,体会当年那种学生时代的忙碌于充实。从参加工作到至今,这应该是除市骨干教师培训最长的一次生活的体验了。单位里安排好相关的教学事宜,家里也妥善的安排好,踏上了北上师大学习的征程。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了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顺利住下酒店,并陆续认识了部分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

在十月十一日正式开班典礼中,指导老师范红军老师、贺军妙老师提出了对学员的要求和学习任务,使我们认识到本次省骨干教师培训的充实与忙碌,这与在学校上课的那种忙碌完全是一种不同的感觉,在这里需要带着一种提高自己业务及教育教学能力渴望去学习,聆听专家老师们的教导。

下午的破冰之旅,让我们这些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有了最初的认识了解。破冰之旅从物理学角度看,冰是凝聚的,当冰融入为水,就可以流动了,而我们本次培训破冰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将教师的身份放下,放低姿态,虚心学习,团结一心度过看似漫长的二十天培训。

简洁活泼的游戏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学院之间的距离。此时,我们将暂时不再是一名只对学生、家长负责的中学教师,而是一名认真聆听专家讲课的学生(学员),带着虔诚、带着真心,认真参加了本次的破冰之旅,我们学员在欢快中认识、熟悉。

我相信,有这么好的团队,这么好的带头人,这么好的同伴,这二十天的省骨干教师培训一定会在愉快的学习中提升自己充是自己。此后我们近一百学员在分在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定的男女学员组成,每个小组选出自己的小组组长,制定本小组的口号、名称、组歌。我们第十二小组全体学员在短的时间内,用最响亮的口号,最完美的动作展示了和谐之星家庭,在活泼的的气氛中完成了正式培训前的准备。我们期待每天的专家讲解都精彩。

省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二)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体会

 本次省骨干教师培训几位专家都谈了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可以说在此以前只是偶尔接触,本次聆听专家的讲解,感觉收获很大。

其中最明显提出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专家有范红军老师、郝瑞婷老师、袁丙澍老师和叶小兵老师等都谈到了核心素养教学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是情境中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深奥的理论让我们觉得很茫从,但是专家老师们结合具体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我们明白。从而在以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去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针对专家老师们的讲解我个人理解如下:

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史观论,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都可以理解为唯物史观,是认识和解读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性,通过甲骨文、铭文及文献的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时间联系空间联系中对事件进行观察,通过具体的历史图片分析魏文帝迁都的原因及影响。

史料实证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信史料,并据此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如2016年高考历史客观题对唐太宗对外征战的史料去分析论证,辨析史料的真实性,从而重现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解释为基础,对历史事务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分析二十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真正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以充分的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进步为使命,如通过辽、西夏、金、元政权的建立,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聆听专家讲解,认识了新理念,提升了自身的基本素养。

省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三)

--历史解题技巧几点收获

 在省骨干教师培训期间聆听了袁丙澍教授对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与解析的报告收益挺大,具体在第42题指导性意见中,强调论述题必须有观点,答题的四步法。论题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不是谁与谁,而是自己的观点,原则上不超过20个字;判断论题不考虑对与错,但考虑能不能自圆其说;第二步史论结合,其中的史列举两个或以上具体历史史料;第三步论也就是评对与错、片面与全面、局部与整体;第四步结论,最后一步总结,起提醒作用。

特别强调论题不能用简单的名词,如民主,不能用设问,不能简化,如16C(世纪)、双半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袁教授的讲解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谈谈材料题的一些解题技巧。

材料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至少要掌握以下步骤。

  1. 读,是解题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读的古文和外来的材料易产生惧怕心里,影响答题,而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要多读几遍方可,浪费了时间。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结合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首先看两头找信息,材料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位,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北京、时间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的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埋伏着解题者需要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其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第三遍重点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再次阅读材料时应从省略号两边获取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必定是重要内容,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在时间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读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有一句话,就找出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所有的信息。

    2.找出材料与材料的相似点。尽管材料题目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事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叙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问题的信息,或设问的行文中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思,是解题的核心。考生完成两个步骤后,要再次对设问要求仔细推敲,理清问题的解答思路,许多问题认真归纳总结,对“原因”“评价”“体会”等类问题的解答是有一定规律的。

    1.原因。分析原因不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或所涉及到的社会团体、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它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它们与题目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它们对题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2.评价。一般应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进行分析。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方面思考。积极方面,往往分一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考查的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第二,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内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查的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3.体会。这类问题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应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二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三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我们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四、答,解题的落脚点。材料解析题的读、找、思,只是为了最后的解题做准备,大题才是最终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准设问。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作出限制性要求,如“不得照抄材料原句”“依据材料概括”等。

    2.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的论文外,材料题一般有多个设问,设问之间常常相互联系,第一问的回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问题的回答。

    3.解答要完整而由层次,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到得分。

    4.注意运用史观,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述的最高要求,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

    5.答题要简要。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语言要规范,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滥用文学语言、俗语。

    6.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就要详细回答,分值小就简要回答。

    总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只要掌握解题技巧,认真落实好这几个步骤,不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上提出问题,都能应付自如,事半功倍,取得较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