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师培训网>>学员心声
培训有感(十二)
   发布时间:2016-09-08 08:33:46

201697,省培第十二天。今天上午的讲座,令人有一种顿豁之感。为大家进行讲座的是北师大附中的王翔老师,他做的讲座是《问题、活动与<课标>情境下的语文教学》。

王老师从三个方面谈了这一问题。一是新课标、课改简介,二是新课标的理念,三是教学与测试的对接。在讲座中王老师谈到新课标的变化,即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构建语文课堂。讲座中给人启发最深的是王老师讲的“单篇教学逻辑构建”,王老师的“比较思维、逆向思维、因果思维”三维构建法启人深思。这一教学方法可说是对传统语文课堂的颠覆,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严峻挑战。它已不再是单纯的课文解析,重难点讲解;不再是教师一本教参,照本宣科;不再是分分小组讨论讨论,解决几个预设问题。这样的课堂要达到的目的是真正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感受语文的能力素养,形成全面的语文知识系统。

课改以来,把课堂交给学生,成了时下喊得最响的一句话,然而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只是教师用用课件,拿出几个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再把学生拽到自己的答案中,整节课热闹纷呈,而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基本没有提高。新课标下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思维的碰撞,应该充满思辩色彩,应该是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手动、口动的层面。要做到这些,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学生探究问题的设定,这是最关键的,它直接决定学生本堂课的收获。首先预设问题要抛开教参,不能把几个现成的问题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预习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工具书解决,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文本信息,探求文本深层的意思,深入审视文本思想内涵,形成自己的分析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教案。其次在课堂引领上,课堂要充满积极的思维,洋溢思辩色彩,学生要能够有所想,有所说,通过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感知、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

这样的课堂不是循规蹈矩的教师教案的传声筒,而是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思维自由驰骋的地方。只有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达到益人心智,启人思维的目的。

                                  (语文   衡水饶阳中学  刘铁追)